城市地面铺装硬化,呼唤生态回归
随着时代的步伐、城市的发展,城市下垫面(城市下垫面是指市区建筑物、构筑物和地面铺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建筑物、构筑物高度集中,以水泥、沥青、砖石、陶瓦和金属板等坚硬密实、干燥而不透水的建筑材料,代替了原来疏松和植物覆盖的土壤或空旷的荒地,因此,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原有的天然土壤植被不断被建筑物及非透水性硬化地面所取代,从而改变了自然土壤植被及下垫层的天然可渗透属性,这种改变是城市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透水性铺装的内部构造是由一系列与外部空气相连通的多孔结构形成骨架,同时又能满足路用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地面铺装。透水性铺装生态环境方面的优势包括改善城市热、光环境、涵养地下水、水体净化、改善铺装地表土壤生态环境、吸声降噪、提高交通**及城市防洪等生态环境效益。城市传统不透水硬化地面铺装呼唤生态回归——透水性铺装。针对推广应用透水性铺装急需解决的难题,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我国透水性铺装推广应用步伐,它是贯彻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城市透水性铺装改造是以透水性铺装材料开发及应用技术为支撑,以城市气候及生态环境为对象,结合材料、水文、地质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经过多学科的交叉协作,*终实施的市政工程措施。该技术设施的*终实施及推广是以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为原则的。应该依托透水性铺装现有的材料开发、施工管理的技术水平为基础,结合地区气候特点、经济水平、资源状况以及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透水性铺装的相关技术参数及指标规格,以环境效益作为选择实施透水性铺装的重要参考依据。城市透水性铺装的产业化及其推广应用,其价值不但体现在相关行业的经济效益之中,还更多地体现为潜在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它对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贯彻实施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我国城市透水性铺装产业化潜力巨大,但任重道远,有众多的技术、意识、经济、管理问题有待解决。希望各专业人士携手合作,在透水性铺装技术及产品研发,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保证透水性铺装产业化市场及推广应用健康有序的发展壮大。可以预计“透水性铺装”这一新生事物必将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